我市召开防汛抗旱工作视频调度会议
我市召开防汛抗旱工作视频调度会议 时间:2025-04-05 15:23:15
在晨光中,位于横江与金沙江、长江三江交汇处的中嘴作业区,门机挥臂不停转动,货物装上货船,沿长江一路向东可直达上海……水富,因水而生,伴水而富。
会上,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乡村振兴局相关人员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昭通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 彭晓雨)。
9月26日,省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第七核查组到我市开展核查工作,并听取我市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威信县文化旅游局局长张梅说。威信县书法美术协会主席崔万能说。扎西国学馆以打造省内乃至全国国学文化打卡地为目标,以心系读者终不悔,雅俗共赏甘自累为宗旨,打造威信城市文化地标和修贤圣地,对促进威信经济社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国学馆致力于展现我们优秀的中华的传统文化,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和窗口,同时,扎西国学馆也同样可以展示我们威信丰厚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为我们的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养性、养心的好去处,在国学馆,我们既可以和大家一起共享我们的图书,同时也可以体验我们的琴棋书画。
10月1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威信县扎西国学馆正式开馆迎客。威信扎西国学馆选择在国庆节开馆,对我们整个威信的文化提升有很大的意义,我们从进大门一楼开始,中国国学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展现出来了,在二楼,我们的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一一得到体现,对以后市民,不管是孩子也好,普通的百姓也好,可以看书,或者来品茶,写字、画画,都有一个好的去处。镇雄县在赤水河流域14个村建设18座一体化污水治理设施,改建户厕55331座,并整合涉农资金1000万元开展流域内22个片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有序推动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积极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泥、清沟渠活动,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赤水河流域面源污染。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定期组织保护赤水河,我来当先锋等主题党日活动,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工作格局。开展双亮双争活动,与党员签订保护赤水河,我来当先锋承诺书,落实党员承诺践诺制度,推动党员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履行承诺、兑现承诺。在推动综合措施落实上作表率。
坚决同非法捕捞、养殖、投放外来物种、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作斗争,同心协力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截至目前,威信县实施沿河两岸生态长廊、赤水彩带项目,共绿化120.1公里,清退整治8座小水电站,拆除建筑物5.3万平方米。
广大党员争当生态保护先锋完善党员分类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推动在职党员履职尽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遵守赤水河流域畜禽禁养区制度,对禁养区外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超标排放和污水直排。人民群众争当生态守护标兵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的保护机制,推动把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要求写入各类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超市积分兑换等激励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落实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基层组织争当生态治理堡垒坚持以党建引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争当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强堡垒,让党旗在赤水河流域高高飘扬。
领导干部争当生态文明表率深入推行第一议题制度,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和基层党组织各类会议的第一个议题,把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绩践行两山理念、落实两个维护。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搭建先锋平台,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利用公益性岗位遴选护河员,广泛发动基层党员参加巡河护河行动。发挥志愿服务机构、环保社团组织的优势,建立党员、青年志愿服务队,带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赤水河流域保护,形成保护赤水、人人有责和保护赤水、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作为赤水河源头和上游地区,昭通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以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打造秀美赤水河为主题,组建党员先锋队539支,划定党员责任区4074个,设置党员示范岗1203个,扎实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先锋行动,压实源头责任,落实好云、贵、川三省共同保护赤水河流域的决定+条例,在保护治理中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努力把赤水河流域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和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典范
在推动绿色发展上作表率。坚持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全流域全面禁渔行动、两污治理、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六大行动,做好生态和协同两篇大文章,打好治标和治本两套组合拳,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广大党员争当生态保护先锋完善党员分类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推动在职党员履职尽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人民群众争当生态守护标兵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的保护机制,推动把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要求写入各类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超市积分兑换等激励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落实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定期组织保护赤水河,我来当先锋等主题党日活动,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工作格局。在推动综合措施落实上作表率。结合美丽村庄建设,因地制宜,以党员带头、群众配合的方式,种植商品林木、核桃、竹子等经济林木与原生林木结合的方式推进国土绿化,达到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提升经济效益的效果,不断提高赤水河流域森林覆盖率。踊跃参与河道巡护、河岸清理、河面清洁等活动,争当治水的监督员、先锋员,并依托赤水河流域美丽的自然山水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一草一木、一户一组入手,以实际行动主动参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志愿服务机构、环保社团组织的优势,建立党员、青年志愿服务队,带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赤水河流域保护,形成保护赤水、人人有责和保护赤水、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搭建先锋平台,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利用公益性岗位遴选护河员,广泛发动基层党员参加巡河护河行动。
依托河长制工作体系,整合责任单位和流域村级党组织,设立赤水河流域党委,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充实流域党委力量,统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并理顺流域党委与流域党组织关系,推动流域党组织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上切实发挥作用,形成保护合力。建立流域党组织考核评价机制,以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实绩考核评价流域党组织,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领导干部争当生态文明表率深入推行第一议题制度,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和基层党组织各类会议的第一个议题,把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绩践行两山理念、落实两个维护。遵守赤水河流域畜禽禁养区制度,对禁养区外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超标排放和污水直排。
截至目前,威信县实施沿河两岸生态长廊、赤水彩带项目,共绿化120.1公里,清退整治8座小水电站,拆除建筑物5.3万平方米。镇雄县在赤水河流域14个村建设18座一体化污水治理设施,改建户厕55331座,并整合涉农资金1000万元开展流域内22个片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在巡河护河、垃圾清理、河道净化、排污检查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冲在最前线,以党员的先锋形象影响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基层组织争当生态治理堡垒坚持以党建引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争当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强堡垒,让党旗在赤水河流域高高飘扬。坚决同非法捕捞、养殖、投放外来物种、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作斗争,同心协力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开展双亮双争活动,与党员签订保护赤水河,我来当先锋承诺书,落实党员承诺践诺制度,推动党员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履行承诺、兑现承诺。
在落实法律法规上作表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向广大群众宣传环保理念、环保法律法规,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带头遵守决定+条例,健全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度,认真落实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坚决抵制捕捞食用赤水河流域水生动物。有序推动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积极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泥、清沟渠活动,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赤水河流域面源污染。
作为赤水河源头和上游地区,昭通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以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打造秀美赤水河为主题,组建党员先锋队539支,划定党员责任区4074个,设置党员示范岗1203个,扎实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先锋行动,压实源头责任,落实好云、贵、川三省共同保护赤水河流域的决定+条例,在保护治理中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努力把赤水河流域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和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典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绿色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在保护中实现绿色发展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阜金。钟怀滴 摄全市开展环评审批服务,服务白鹤滩水电站和水电铝、水电硅等重大项目建设及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建设,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完成486家排污许可证的核发、2271家排污登记,基本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守住一片蓝天、绿化一方群山、护好一江清水、建设一座果城的四个一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环保督察整改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持续优化,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稳固,谱写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昭通篇章。
健全司法衔接机制,加强赤水河流域、金沙江流域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检查,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157件,罚款10110万元。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盐津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3个(盐津县、绥江县、水富市)、省级生态文明乡(镇)127个、市级生态文明村(社区)951个,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生态环境质量优化提升。
持续开展森林昭通建设,完成营造林526.69万亩,林地保有量达1864万亩,森林蓄积量达53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35%提高到2020年的47.2%。坚持应搬尽搬,应退尽退,全市易地扶贫搬迁8.26万户35.47万人,退耕还林还草、还竹还果322万亩,让人搬到人该住的地方、让树长到树该长的地方。
张广玉 摄全市切实扛起环保督察整改政治责任,整改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249个。十四五期间,全市将聚焦三个定位四篇文章,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全域综合治理,真正当好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